【拔十失五的意思】“拔十失五”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说:从十个人中选拔一个,结果可能反而失去五个合适的人才。后来引申为在选拔人才时,如果标准过高或方法不当,可能会错失更多优秀的人。
这个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在选拔、任用人才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不能因为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导致人才流失或浪费。
“拔十失五”强调的是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若过于苛刻或目标不切实际,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它提醒我们,在用人时应注重实际能力与匹配度,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标准,从而避免“宁缺毋滥”的误区。
表格说明:
词语 | 拔十失五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意 | 从十人中选一人,反失五人 |
引申义 | 选拔人才时标准过高或方法不当,导致人才流失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选拔机制不合理或用人不当的情况 |
近义词 | 宁缺毋滥、求全责备 |
反义词 | 量才录用、因材施用 |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带有警示意味 |
通过了解“拔十失五”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管理、招聘、教育等多方面如何合理地选拔和使用人才,避免因过度追求完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