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资料简介】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郊,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后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颐养太和”之意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它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
颐和园整体布局以昆明湖为中心,以万寿山为背景,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园林的恢宏,展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园内有大量古建筑、碑刻、雕塑等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颐和园基本资料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颐和园 |
英文名称 | Summer Palace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海淀区 |
建造时间 | 1750年(初建);1888年重建 |
原名 | 清漪园(1750年) |
更名时间 | 1888年(慈禧太后更名) |
占地面积 | 约290公顷 |
主体结构 | 昆明湖、万寿山、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等 |
文物数量 | 数千件(包括碑刻、匾额、瓷器等) |
历史地位 |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 |
旅游特色 | 古典园林建筑、湖泊景观、文化展览、四季景色各异 |
开放时间 | 每日8:30-17:30(具体视季节调整) |
门票价格 | 成人票约30元,学生票半价,老人免票(具体以景区公告为准) |
颐和园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无论是从建筑、景观还是文化意义上,颐和园都值得人们深入探索与欣赏。如果你有机会到北京旅行,不妨亲自走进这座皇家园林,感受它的历史底蕴与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