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块珠砾汉语大词典】“金块珠砾”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原意是指将珍贵的金属和珠宝当作石头一样随意丢弃,形容挥霍无度、浪费财物。后来,“金块珠砾”常用来比喻对珍贵事物的不珍惜或滥用。
在《汉语大词典》中,“金块珠砾”被收录为一个成语条目,解释为“金子和珍珠像石头一样被抛弃”,引申为奢侈浪费、不重视珍贵之物的行为。
“金块珠砾”出自《阿房宫赋》,原意是形容秦朝统治者挥霍无度,把贵重物品当作普通石块一样丢弃。后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强调对资源的不珍惜。在《汉语大词典》中,该成语被明确解释为“金子和珍珠像石头一样被抛弃”,并引申为浪费、轻视珍贵事物的意思。
表格说明:
词语 | 金块珠砾 |
出处 | 《阿房宫赋》(唐代·杜牧) |
原意 | 将金子和珍珠当作石头一样丢弃,形容挥霍浪费 |
引申义 | 比喻对珍贵事物的不珍惜或滥用 |
词性 | 成语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也可形容对资源的轻视 |
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 | “金子和珍珠像石头一样被抛弃” |
现代使用 | 多用于文学或日常表达中,强调节约与珍惜 |
通过了解“金块珠砾”的出处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中的运用,并在实际生活中避免浪费、珍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