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荨麻疹介绍】小儿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的风团样皮疹。该病多发于儿童,尤其在春秋季节较为常见,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环境因素等有关。以下是对小儿急性荨麻疹的简要介绍和相关资料总结。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小儿急性荨麻疹 |
定义 | 一种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疾病,表现为突发性红肿、瘙痒性风团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儿童,尤其是1-12岁 |
发病时间 | 可突然发生,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
常见诱因 | 感染(如病毒、细菌)、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环境因素等 |
二、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皮疹 | 红色或粉红色风团,边界清晰,大小不一 |
瘙痒 | 明显瘙痒,患儿常抓挠 |
肿胀 | 部分患儿可出现面部、眼睑、嘴唇等部位水肿 |
全身症状 | 少数患儿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 |
三、病因与诱因
类型 | 常见原因 |
过敏反应 | 食物(如鸡蛋、牛奶、海鲜)、药物(如抗生素) |
感染 | 病毒(如流感、腺病毒)、细菌(如链球菌) |
环境因素 | 花粉、尘螨、冷热刺激等 |
其他 | 虫咬、情绪波动、物理刺激等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病史询问 | 了解发病时间、诱因、既往过敏史等 |
体格检查 | 观察皮疹形态、分布及伴随症状 |
实验室检查 | 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 |
排除其他疾病 | 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
五、治疗与护理
治疗方式 | 说明 |
抗组胺药 |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瘙痒 |
药物治疗 | 严重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
对症处理 |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
避免诱因 | 根据过敏原调整饮食和生活环境 |
六、预防建议
建议 | 内容 |
饮食注意 | 避免已知过敏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
环境管理 | 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
加强锻炼 | 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
定期复查 | 对反复发作患儿应定期随访 |
七、预后情况
大多数小儿急性荨麻疹病情较轻,经过适当治疗可在几天内缓解。但若反复发作或伴有严重并发症(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总结:
小儿急性荨麻疹虽为常见病,但家长需引起重视。及时识别症状、明确诱因并采取合理治疗,有助于快速缓解病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同时,日常预防和护理同样不可忽视,以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