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五蠹原文及翻译

2025-09-15 02:07:20

问题描述:

五蠹原文及翻译,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02:07:20

五蠹原文及翻译】《五蠹》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所著的一篇重要文章,收录于《韩非子》一书中。该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危害国家的五种人,称为“五蠹”,并提出了法家思想中对治理国家的主张。以下是对《五蠹》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文章概述

《五蠹》是韩非针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五类有害之人进行批评的文章。他认为这五类人不仅不能为国家做贡献,反而会破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韩非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强调“法”、“术”、“势”的结合,以维护君主权威和国家秩序。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拏,以斩首为勇。 所以英明的君主统治的国家,没有书籍文字,以法律作为教育内容;没有古代圣王的言论,以官吏为老师;没有私斗的武器,以杀敌首级为勇敢。
是故,夫治天下者,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欲禁末作,必先去其饰;欲民之无伪,必先去其智。 因此,治理天下的人,不能不考察混乱的根源;想要禁止浮华的技艺,必须首先去除表面的装饰;想要百姓不虚伪,必须首先去除他们的机巧智慧。
今世之所谓“贤”者,多不肖而好利;所谓“能”者,多无用而好伪。 当今社会所说的“贤人”,大多不贤德而贪图利益;所谓的“能人”,大多无用却喜欢虚伪。
是以,圣人之治也,以法为本,以道为纲。 因此,圣人的治理方式,是以法律为根本,以道义为纲领。
故曰:‘五蠹者,民之大害也。’ 所以说:“五蠹,是百姓的大害。”

三、五蠹详解

韩非将“五蠹”定义为:

1. 儒者:崇尚古礼,不切实际。

2. 侠士:行侠仗义,破坏法令。

3. 言谈之士:空谈理论,不务实际。

4. 工商之民: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不事耕战。

5. 游食之民:游荡不劳,寄生他人。

韩非认为这些人在国家治理中起着负面作用,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强盛。

四、总结

《五蠹》是韩非对当时社会弊端的深刻批判,体现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文章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反对虚伪、空谈和游荡之风,主张以实用主义和法治为核心治理国家。这种思想在后来的秦朝政治中得到了实践,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需进一步探讨《五蠹》在现代的意义或与其他法家思想的对比,可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