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原文及翻译】杜甫的《望岳》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赞美与豪情。这首诗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也体现了杜甫早期作品中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的是诗人登上泰山(即“岳”)后所见的壮丽景色,并借此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全诗通过描绘山势的高大、云雾的缭绕以及自然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该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结构严谨,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当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泰山是什么样的呢?从齐到鲁,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天地之间凝聚了神奇的美景,山的南北两面,光线分明,昼夜分明。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层层云气激荡胸怀,极目远望,飞鸟归巢。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终将登上山顶,俯视群山,显得渺小。 |
三、内容解析
1. “岱宗夫如何?”
这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泰山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2. “齐鲁青未了”
描绘了泰山横跨齐鲁两国,山色苍翠,无边无际,突出了其雄伟壮观。
3. “造化钟神秀”
“造化”指大自然,“钟”为聚集之意,说明泰山是天地间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4. “阴阳割昏晓”
表示山的高大使得阳光被分割,南面明亮,北面昏暗,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耸。
5. “荡胸生曾云”
山间云雾缭绕,令人心胸开阔,充满豪情。
6. “决眦入归鸟”
极目远眺,看到归鸟飞回,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表达诗人立志攀登高峰、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
四、结语
《望岳》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至今仍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