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概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SMAE)是一种急性血管性疾病,主要由于血栓或栓子阻塞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肠道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肠缺血、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该病多见于心源性栓子脱落,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后等患者。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一、疾病概述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肠系膜上动脉被栓子阻塞,导致肠道供血障碍的急性病症 |
| 常见病因 | 心源性栓子(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 |
| 发病机制 | 栓子随血流进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血管急性闭塞,导致肠壁缺血 |
| 高危人群 | 有心脏基础疾病者、长期卧床者、肥胖者、糖尿病患者等 |
| 典型症状 | 突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休克等 |
| 并发症 | 肠坏死、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
二、临床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常表现为:
- 剧烈腹痛:通常为持续性绞痛,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初期可能与进食无关。
-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
- 体征变化: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 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升高、血压下降、休克等。
三、诊断方法
| 检查项目 | 目的/意义 |
| 影像学检查 | 如CT血管造影(CTA)、超声多普勒、MRI等,用于明确血管阻塞部位和范围 |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乳酸水平、D-二聚体等,辅助判断缺血程度和凝血状态 |
| 心电图 | 排除心源性栓子来源,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 |
| 腹部X线或B超 | 初步评估是否存在肠梗阻或积液 |
四、治疗原则
| 治疗方式 | 说明 |
| 紧急手术 | 如确诊为急性肠缺血,需尽快手术取栓或切除坏死肠段 |
| 抗凝治疗 | 常用药物如肝素,防止栓子进一步扩展或新栓子形成 |
| 支持治疗 | 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血压、预防感染等 |
| 病因治疗 |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如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心脏病等 |
五、预后与预防
- 预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 预防:对于高风险人群,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心房颤动、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活动等。
总结: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血管疾病,需高度警惕。早期识别、快速诊断和果断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同时,针对原发疾病的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