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的作者是谁】一、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这句诗通过描写蝉在高处鸣叫,声音自然传得远,而不依赖秋风的帮助,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内在力量的赞美。
该诗以蝉为喻,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的人格追求。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句原文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出处 | 唐代·虞世南《蝉》 |
作者姓名 |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 |
诗歌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通过咏蝉表达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寓意深刻 |
诗句含义 | 蝉因身处高处,声音自然传得远,不靠外力(如秋风) |
诗歌主题 | 借物言志,表达对内在品质与道德修养的重视 |
诗歌地位 | 唐代咏物诗代表作之一,语言凝练,寓意深远 |
三、结语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仅是对蝉的生动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虞世南借此诗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独立与自我修养的思想倾向。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