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誓旦旦是什么意思啊】“信誓旦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非常诚恳、坚定,语气强烈,表示自己对某件事的承诺或誓言是真实可信的。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感情中的承诺,比如恋爱中的一方对另一方做出的郑重保证。
在日常生活中,“信誓旦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说某句话时态度非常认真,语气非常坚决,但有时也可能带有一点讽刺意味,尤其是在对方没有兑现承诺的情况下。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信誓旦旦 |
拼音 | xìn shì dàn dàn |
出处 | 《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释义 | 形容誓言真诚而坚定,语气强烈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承诺、誓言等,也可带有讽刺意味 |
近义词 | 誓言铮铮、忠心耿耿 |
反义词 | 虚情假意、口是心非 |
二、详细解释
“信誓旦旦”最早出自《诗经·卫风·氓》,原句为“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意思是“誓言诚恳坚定,没想到会违背”。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表达,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表达承诺时的态度非常认真、坚定,甚至有些夸张。
在现代汉语中,“信誓旦旦”既可以是褒义词,表示真诚的承诺;也可以是贬义词,表示虽然话说得漂亮,但实际并未做到。例如:
- 褒义用法:他信誓旦旦地承诺会一直陪伴我,让我很感动。
- 贬义用法:他信誓旦旦地说会改掉坏习惯,结果还是老样子。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感情中 | 他信誓旦旦地说会娶我,可最后却离开了。 |
工作场合 | 领导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加薪,但迟迟没有兑现。 |
日常对话 | 你别信他那些信誓旦旦的话,都是骗人的。 |
四、小结
“信誓旦旦”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既能表达真挚的承诺,也能暗示虚假的承诺。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含义,避免误解。无论是用于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它都能很好地传达说话者的诚意或质疑。
如你在阅读或写作中遇到这个词,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的具体含义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