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员外郎是什么】工部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属于中央政府机构“工部”中的一个职位。在不同朝代中,其职能和地位略有变化,但总体上是协助工部尚书处理国家工程、建筑、水利等事务的重要官员。
一、
工部员外郎是古代中国官僚体系中工部的一个中级官职,主要负责协助工部尚书处理各类工程、建设、水利等事务。员外郎的“员外”意为“编制之外”,即不在正式编制之内,但实际承担重要职责。该职位多出现在隋唐至明清时期,尤其在唐代较为常见。
在官职等级中,员外郎通常位于郎中之下,主事之上,属于五品或六品官员。虽然品级不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实权,尤其是在涉及具体工程项目时,员外郎往往掌握着执行和监督的权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工部员外郎 |
所属部门 | 工部(中央六部之一) |
设立时期 | 隋唐起,延续至明清 |
职责范围 | 协助工部尚书管理工程、建筑、水利、交通等事务 |
官职级别 | 五品或六品(视朝代而定) |
职位性质 | 编制外官员,实际参与政务 |
历史地位 | 中级官职,有实权但无决策权 |
代表性人物 | 如唐代李吉甫、明代宋濂等(部分曾担任此职) |
三、小结
工部员外郎虽非最高层官员,但在古代国家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工作内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修建宫殿、修筑堤坝、维护道路等。随着时代变迁,这一官职逐渐被现代行政体系所取代,但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