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书通二酉的典故

2025-09-23 20:01:26

问题描述:

书通二酉的典故,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20:01:26

书通二酉的典故】“书通二酉”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晋书·张华传》。该典故讲述的是西晋时期著名学者张华在整理古籍时,发现古人对书籍的积累和传承极为重视,尤其是“二酉”之地(今湖南沅陵一带)藏书丰富,因此用“书通二酉”来形容学识渊博、文采斐然之人。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读书广博、才思敏捷,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对知识的尊重,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学问的精神风貌。

一、典故来源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晋书·张华传》
主要人物 张华
地点 二酉山(今湖南沅陵)
成语含义 形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二、历史背景

“二酉”原指湖南境内的两座山,因藏书众多而闻名。传说古代有学者在此聚集,积累大量典籍,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张华在整理古籍时,曾引用此地的典故,以强调书籍的重要性与学习的价值。

三、成语意义

项目 内容
常用语境 赞扬他人学识丰富、文笔出众
情感色彩 正面、褒义
使用对象 文人、学者、学生等

四、现代应用

项目 内容
教育领域 鼓励学生多读书、广积累
文化传播 用于介绍古代文化、学术传统
个人评价 用于赞美他人的文化底蕴和写作能力

五、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书通二酉”的关系
学富五车 学识丰富 类似,均形容学识渊博
才高八斗 才能出众 侧重才华,与“书通二酉”略有不同
博古通今 知识广泛 更强调时间跨度上的广度

总结:

“书通二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来源于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唯有博览群书,才能达到“书通二酉”的境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典故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保持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