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英雄纪念碑隔路相望。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肩负着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
中国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原名“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两馆合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内设多个常设展厅和临时展览空间,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的历史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钱币、服饰、文献等多个门类。其馆藏文物数量庞大,总数超过140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多达18万件,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库。
除了丰富的文物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承担着学术研究、教育推广、文化交流等多重功能。近年来,博物馆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通过线上展览、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让更多人能够跨越地域限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成立时间 | 1959年(原为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 |
更名时间 | 2003年 |
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
建筑面积 | 约20万平方米 |
展览面积 | 约10万平方米 |
馆藏文物数量 | 超过140万件(套) |
一级文物数量 | 约18万件 |
功能 | 文物收藏、历史研究、文化展示、教育推广、国际交流 |
特色展览 | 常设展览涵盖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革命史、艺术史等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是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全球华人情感共鸣的象征。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访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