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读什么音】“舂”是一个汉字,读音为 chōng(拼音:chōng),声调为第一声。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仍有使用。
一、字义总结
“舂”字主要表示一种农耕工具或动作,具体含义如下:
1. 名词:指一种用来捣碎谷物的工具,形状像杵,多用于石臼中。
2. 动词:表示用杵捣东西的动作,如“舂米”、“舂药”。
在古代,“舂”常与“臼”配合使用,是粮食加工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字形与结构
- 部首:耒(表示与农具相关)
- 笔画数:11画
- 结构:上下结构
三、常见用法举例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 踩舂 | cǎi chōng | 用脚踩踏舂臼,进行脱粒 | 
| 舂米 | chōng mǐ | 把稻谷舂成米 | 
| 舂药 | chōng yào | 用杵捣碎药材 | 
| 舂臼 | chōng jiù | 石臼和杵的合称 | 
四、发音提示
- 拼音:chōng(第一声)
- 注音符号:ㄔㄨㄥ
- 国际音标:/tʂʰʊŋ/
发音时要注意“ch”是卷舌音,类似“吃”的发音,但更重一些;“ong”部分要发得清晰饱满。
五、小知识
“舂”字在古文中也常出现,如《诗经》中有“舂黍于臼”的描述,说明其在古代农业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机械化的普及,这种传统工具逐渐被取代,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仍可见到。
六、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汉字 | 舂 | 
| 拼音 | chōng | 
| 声调 | 第一声 | 
| 部首 | 耒 | 
| 笔画 | 11画 | 
| 词性 | 名词、动词 | 
| 基本含义 | 1. 一种农具;2. 用杵捣东西 | 
| 常见用法 | 舂米、舂药、舂臼等 | 
| 发音提示 | 卷舌音“ch”,后接“ong” | 
如果你在阅读古文或地方方言中遇到“舂”字,了解它的正确发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