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姗姗来迟的意思是什么】“姗姗来迟”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迟到、迟迟未到。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某人未能按时到达时非常贴切。
一、成语释义
| 成语 | 姗姗来迟 |
| 拼音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 释义 | 形容人或事物迟到,行动缓慢,迟迟不来。 |
| 出处 | 出自《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青(霍去病)虽有功,然其后数岁,青之子不为大将军,而霍去病之子亦不为大将军,故曰‘姗姗来迟’。” |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表示迟到或延迟到来的情况。 |
二、成语详解
“姗姗”是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来迟”则是指来得晚。整个成语合起来就是“缓缓地来得晚”,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或一件事比预期时间晚很多才出现。
这个成语不仅用于人,也可以用于事件、物品等。例如:
- “会议开始半小时后,他才姗姗来迟。”
- “这份报告直到最后一天才姗姗来迟。”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迟到、晚到、来得太晚 |
| 反义词 | 早早到达、提前到场、迅速到来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日常生活 | 朋友约好中午吃饭,结果他一直等到下午才姗姗来迟。 |
| 工作场合 | 项目截止日期临近,方案却姗姗来迟,影响了整体进度。 |
| 学校环境 | 老师点名时,学生迟迟未到,老师说:“你今天怎么姗姗来迟?” |
五、总结
“姗姗来迟”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表达迟到或延迟的意思。它既可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也可用于描述事件或物品的延迟出现。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通过了解其出处、用法及近反义词,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