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迫不及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急切、渴望的心情。它形容人非常着急,无法等待,希望立刻实现某个愿望或完成某件事情。
一、含义总结
词语 | 迫不及待 |
拼音 | pò bù jí dài |
词性 | 形容词/副词 |
含义 | 非常急切,无法等待,急于做某事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心理状态,如“迫不及待想回家” |
近义词 | 渴望、急不可待、迫不及待地 |
反义词 | 慢条斯理、不急不躁、从容不迫 |
二、详细解释
“迫不及待”由四个字组成:“迫”表示紧迫、急迫;“不及”表示来不及、不能等;“待”是等待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急得来不及等待”。
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一种强烈的愿望或情绪,比如:
- “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拆开礼物。”
这种情绪往往伴随着焦虑、兴奋或紧张,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生活 | 她迫不及待地想见朋友,提前半小时就到了约定地点。 |
工作学习 |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新项目,连休息时间都舍不得浪费。 |
情感表达 | 他对她的爱早已迫不及待,终于鼓起勇气表白了。 |
四、注意事项
1. 语境合适:不要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滥用,以免显得不够庄重。
2. 搭配得当:通常与“地”搭配使用,如“迫不及待地跑出去”。
3. 避免重复:不宜多次在同一段落中使用,否则会显得单调。
五、结语
“迫不及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人们在面对期待或焦虑时的心理状态。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