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以虫治虫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025-10-08 22:21:54

问题描述:

以虫治虫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22:21:54

以虫治虫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在古代,人们便已开始探索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尝试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达到治理害虫的目的。其中,“以虫治虫”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防治方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智慧。本文将通过文言文原文、白话翻译以及总结表格的形式,全面解析“以虫治虫”的相关内容。

一、文言文原文

> 《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作者为北宋科学家沈括。

原文如下:

> 有一种虫,名曰“虸蚄”,食禾苗。人或以他虫制之。有农夫见其田中有赤甲虫,随虸蚄而行,遂捕取之,置田中。数日,虸蚄尽死,乃知其为天敌也。

二、白话翻译

有一种害虫叫“虸蚄”,会吃庄稼的幼苗。有人用其他虫子来控制它。有个农夫看到自己田里有红色甲壳的小虫,它们跟着虸蚄一起活动,于是把这种小虫抓来放到田里。几天后,所有的虸蚄都死了。这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天敌。

三、

“以虫治虫”是古代农业中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避免了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种方法不仅环保,而且效果显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深刻认识。

四、知识对比表

项目 内容说明
文言文出处 《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
作者 北宋科学家沈括
核心内容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实现生态平衡
原文关键词 “虸蚄”、“赤甲虫”、“天敌”
白话解释 农民发现红甲虫能消灭虸蚄,从而采用此法防治害虫
生物防治意义 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现代应用 在现代农业中仍广泛应用,如利用瓢虫防治蚜虫、寄生蜂控制害虫等

五、结语

“以虫治虫”不仅是古代农业智慧的体现,也为现代生态农业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类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