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若脱兔意思是什么】“动若脱兔”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动作敏捷、迅速。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动物形象,具有很强的比喻意味,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的反应速度或行动效率。
一、成语解析
出处:
“动若脱兔”最早见于《孙子·九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虽然原句中没有“脱兔”,但后人将其与“脱兔”结合,形成“动若脱兔”的说法,强调动作的迅速和灵活。
字面意思:
“动”指动作,“若”是“像”的意思,“脱兔”指的是逃跑的兔子。整句话的意思是:动作像逃跑的兔子一样快。
引申意义:
用来形容人反应灵敏、动作迅速、行动果断,常用于形容运动员、战士、或者在紧急情况下表现突出的人。
二、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动若脱兔 |
出处 | 源自《孙子·九地》,后人扩展使用 |
字面意思 | 动作像逃跑的兔子一样迅速 |
引申意义 | 形容反应敏捷、动作迅速、行动果断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体育、军事、工作或生活中描述快速反应 |
近义词 | 雷厉风行、快如闪电、身手敏捷 |
反义词 | 迟疑不决、慢条斯理、反应迟钝 |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体育比赛:
“他在比赛中动若脱兔,抢断成功,为球队赢得关键一分。”
2. 职场表现:
“她处理问题总是动若脱兔,从不拖泥带水。”
3. 日常生活:
“遇到突发情况时,他动若脱兔地做出了反应,避免了事故。”
四、结语
“动若脱兔”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质。在现代社会中,具备这种“动若脱兔”的精神,意味着能够迅速应对挑战、抓住机会,提升个人效率与竞争力。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培养这样一种敏捷而果断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