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歌中极具情感深度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战乱年代人民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的痛苦现实。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诗史”风格的典型特征。
一、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在一个寂静的月夜,诗人因思念远在异乡的弟弟而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月夜”、“鸿雁”、“秋风”等,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思和牵挂。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动人。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尤为著名,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名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月夜忆舍弟》 |
作者 | 杜甫(唐代)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与家人失散,写下此诗表达对弟弟的思念 |
体裁 | 五言律诗 |
诗句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主题 | 思念亲人、战乱离别、思乡之情 |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名句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评价 | 典型体现杜甫“诗史”风格,情感真挚,语言朴素 |
三、结语
《月夜忆舍弟》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幅战乱年代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杜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时代的精神高度,使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