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是指国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必须长期保护、不得随意占用或改变用途的基本农田。它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
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概念,以下从定义、特点、保护意义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
1. 定义
永久基本农田是经过国家批准并依法划定的,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基本农田,具有长期稳定保护的性质。
2. 特点
- 数量有限,分布集中;
- 土壤质量较高,适合农业生产;
- 受法律严格保护,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或占用。
3. 保护意义
- 确保粮食生产能力;
- 维护生态平衡;
-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4. 管理措施
- 实行“先补后占”原则;
-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 加强执法检查,防止违规占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国家依法划定的、必须长期保护的基本农田,用于种植农作物。 |
特点 | 数量有限、分布集中、土壤质量高、受法律严格保护。 |
保护意义 | 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管理措施 | 实行“先补后占”、建立动态监测、加强执法检查。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
占用条件 | 非经法定程序(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得占用,且需进行补偿和调整。 |
监督主体 | 自然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监督与管理。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永久基本农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