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李白赵客缦胡缨原文及翻译

2025-09-18 10:10:16

问题描述:

李白赵客缦胡缨原文及翻译,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0:10:16

李白赵客缦胡缨原文及翻译】《赵客缦胡缨》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出自《古风·其十九》。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以下为原文、翻译及。

一、原文

>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 将炙啖朱门,素练削玉斧。

> 神鹰击翻云,壮士愤填膺。

> 倚剑长吟,不觉泪沾襟。

二、翻译

> 赵地的侠客戴着黑色的帽缨,手中的吴钩刀锋利如霜雪般明亮。

> 银色的马鞍映着白色的骏马,奔跑起来如同流星一般迅捷。

> 他十步之内就能杀死一人,千里之外也不留踪迹。

> 完成任务后,他轻轻拂去衣袖,隐姓埋名,不为人知。

> 他曾在信陵君的宴会上畅饮,把剑放在膝前,豪气干云。

> 他在富贵人家吃肉,用白绢削制玉斧,显得从容不迫。

> 他像神鹰一样高飞击云,令壮士心中激荡不已。

> 他倚剑长吟,不知不觉泪水已湿透衣襟。

三、

项目 内容
作者 李白(唐代)
诗题 《赵客缦胡缨》(出自《古风·其十九》)
体裁 乐府诗
主题 借古讽今,赞美侠客精神,表达对英雄气概的敬仰
意象 赵客、吴钩、银鞍、白马、神鹰等象征侠义与力量
情感 对英雄的敬佩,对现实的不满,内心激昂
结构 从描写侠客形象到抒发情感,层层递进

四、赏析要点

- 人物形象鲜明:诗中描绘了一位英勇无畏、隐姓埋名的侠客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不求功名的气节。

- 语言豪放有力:李白善用夸张和比喻,如“飒沓如流星”、“神鹰击翻云”,增强诗歌的气势与感染力。

- 情感深沉:结尾“倚剑长吟,不觉泪沾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反映出他对现实的失望。

五、结语

《赵客缦胡缨》不仅是一首描写侠客精神的诗作,更寄托了李白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豪迈不羁的个性以及他对正义与自由的执着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