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的意思】“奇货可居”是一个源自《史记·吕不韦列传》的成语,原意是指稀有的货物可以囤积待价而沽。后用来比喻把某些有特殊价值的人或物当作珍贵的资本来加以利用或等待时机获取更大的利益。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奇货可居 |
拼音 | qí huò kě jū |
出处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本义 | 稀有的货物可以囤积,等待高价卖出 |
引申义 | 把有价值的人或事物当作资本,等待时机获取更大利益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善于投资、谋略或投机行为 |
近义词 | 伺机而动、坐地起价、蓄势待发 |
反义词 | 贪图小利、急功近利、盲目投资 |
二、典故来源
“奇货可居”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商人吕不韦,在邯郸看到一位身份低微但前途无量的异人(后来的秦庄襄王),认为他是一块“奇货”,于是倾尽家财资助他,并最终通过扶持异人登上王位,自己也获得极大的政治和经济回报。
这个故事体现了吕不韦对“机会”的把握和对“资源”的利用,也成为了“奇货可居”这一成语的来源。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奇货可居”常被用来形容以下几种情况:
1. 商业投资:某人或企业看准市场中的稀缺资源,进行长期投资,等待升值。
2. 人才管理:公司重视并培养有潜力的员工,视为未来的“奇货”。
3. 政治策略:政客或权贵通过扶持有潜力的人选,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4. 个人发展:个人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成为他人眼中的“奇货”,从而获得更多机会。
四、使用注意
虽然“奇货可居”带有一定策略性和智慧的意味,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其背后的道德评价。如果只是单纯地利用他人或资源来谋取私利,而不顾公平与道义,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投机取巧”。
五、总结
“奇货可居”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策略思维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机会时要具备敏锐的眼光和长远的规划。然而,真正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居货”,更在于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共赢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