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句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这句话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描述天险或战略要地的典型表达。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一夫 | 一个人 |
当关 | 把守关口 |
万夫 | 一万个人 |
莫开 | 无法打开 |
整句意思是:一个勇敢的人把守关口,即使有一万人都无法攻破。强调的是地势险要、防守坚固,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为:“亮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后世多用于形容山川险峻、关隘坚固之地,如四川的剑门关、陕西的潼关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夫当关”之地。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示例 |
军事战略 | 描述某地易守难攻,适合设防 |
地理环境 | 形容山川地形险要,难以通行 |
文学作品 | 常见于诗词、小说中描写战场或地理 |
口语表达 | 用于形容某个地方非常安全或难以进入 |
四、相关典故
典故名称 | 简介 |
剑门关 | 四川著名关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
潼关 | 关中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阳关、玉门关 | 古代边关要塞,常用于文学中表现边塞风光和军事意义 |
五、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不再用于军事,但依然被用来比喻:
- 某个位置或职位非常重要,是关键节点;
- 某种技术或系统非常牢固,难以被攻破;
- 某个地方风景独特、地势险峻,具有旅游价值。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一个把守关口,一万人都无法攻破,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使用场景 | 军事、地理、文学、口语 |
现代意义 | 比喻关键位置、坚固防线或独特地形 |
相关地点 | 剑门关、潼关、阳关、玉门关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代军事智慧与地理认知。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建立稳固的防御体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