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寻章摘句的出处

2025-08-17 14:45:11

问题描述:

寻章摘句的出处,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14:45:11

寻章摘句的出处】“寻章摘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读书或写作时只注重表面的文字、辞藻,而不深究其内涵与思想。这个成语在文学批评中也常被用来指出某些作品缺乏创新性,只是堆砌词句。

一、成语来源总结

成语 寻章摘句
出处 唐代诗人李商隐《新息侯传》
初见文献 《全唐文》
含义 指只注意文章中的字句,而忽视整体内容和思想
用法 多用于批评文章或文学创作中缺乏深度的现象
近义词 剪裁拼凑、拾人牙慧、东拼西凑
反义词 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推陈出新

二、出处详解

“寻章摘句”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新息侯传》,原文为:

> “然其诗多取古人为之,寻章摘句,略无己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人写诗时常常模仿古人,只在字句上做文章,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意。李商隐在这里对这种写作方式进行了批评,认为它缺乏原创性和思想深度。

从历史背景来看,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重视形式美和语言技巧,但也出现了不少模仿前人、缺乏创新的作品。因此,“寻章摘句”这一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写作方式的批评,也反映了当时文学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三、现代应用与启示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寻章摘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写作不应只停留在文字的堆砌上,更应注重内容的深度与思想的独特性。尤其是在网络文学、自媒体写作日益盛行的今天,很多作品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流量,往往过于注重语言的华丽,却忽略了内容的真实与价值。

因此,无论是学习写作还是从事文学研究,都应该避免“寻章摘句”的倾向,努力做到“言之有物”,写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四、结语

“寻章摘句”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学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语言美感的同时,不要忘记思想的深度与原创的价值。只有将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