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条文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职责、程序和权利义务。本文对《刑事诉讼法》的条文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条款。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颁布以来,历经多次修订,现行版本为2018年修正版。该法共分为五编,包括:总则、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等章节,涵盖了从案件受理到判决执行的全过程。
二、主要(按章节分类)
章节 | 内容概要 |
第一编 总则 | 明确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基本制度及各司法机关的职责分工。如第1条至第36条,涉及立法目的、适用对象、基本原则等。 |
第二编 立案、侦查 | 规定了案件的立案标准、侦查机关的职责、证据收集与审查等内容。包括第37条至第158条,涵盖立案程序、侦查措施、强制措施等。 |
第三编 提起公诉 | 详细说明了检察机关的起诉权、起诉条件及程序。包括第159条至第181条,涉及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不起诉决定等。 |
第四编 审判 | 涵盖法院的审判程序,包括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上诉、抗诉等。相关条款为第182条至第264条。 |
第五编 执行 | 规定了判决、裁定的执行机关及执行程序,包括死刑、有期徒刑、缓刑、假释等执行方式。相关内容见第265条至第297条。 |
三、重点条文摘要(部分典型条款)
条款 | 内容要点 |
第12条 |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
第15条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
第50条 |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
第61条 | 对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
第182条 | 法院应当公开审理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
第267条 |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法院应当保障其辩护权。 |
四、结语
《刑事诉讼法》作为我国刑事司法体系的重要基石,不仅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范了司法机关的办案行为。通过对其条文的系统梳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刑事诉讼的流程与规则,提高法治意识,推动公正司法的实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条款的具体内容或实际应用案例,可参考官方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全文或相关司法解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