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前倨后恭的成语故事

2025-09-29 13:25:31

问题描述:

前倨后恭的成语故事!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3:25:31

前倨后恭的成语故事】“前倨后恭”是一个常用成语,出自《史记·苏秦列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人态度前后不一,起初傲慢无礼,后来却变得恭敬谦卑,通常带有贬义,暗示其虚伪或趋炎附势的性格。

成语来源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苏秦是著名的纵横家,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他最初投奔燕国,但未被重视,于是离开燕国,前往赵国,结果也未得到重用。后来他苦心钻研,最终成功说服六国联合抗秦,成为一时之雄。

在一次外交场合中,苏秦曾经对某位权贵表现出轻蔑的态度,后来因为对方地位上升,他又转而奉承讨好,这种态度的转变被人们称为“前倨后恭”。

故事寓意

“前倨后恭”不仅揭示了人性中的趋利避害倾向,也反映了社会中权力关系的变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它提醒人们要保持真诚和自尊,不要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态度。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前倨后恭
出处 《史记·苏秦列传》
拼音 qián jù hòu gōng
含义 起初傲慢,后来恭敬,形容态度前后不一
用法 多用于批评他人虚伪、趋炎附势的行为
近义词 两面三刀、趋炎附势
反义词 一视同仁、始终如一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苏秦因权贵地位变化而态度转变
寓意 提醒人们做人要真诚,不因外界变化而改变本心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不仅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故事,也从中获得了为人处世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真诚与尊重,才能赢得他人的真正认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