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流程】为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资产安全完整,特制定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流程》。该制度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分类、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盘点、调拨、报废等全过程管理要求,旨在建立科学、系统、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概述
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办公设备等。根据其使用期限和价值标准,固定资产分为不同类别,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核算与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涵盖从采购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监督机制,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高效利用。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点总结
管理环节 | 管理内容 | 管理要求 |
分类管理 | 按用途、价值、使用年限等进行分类 | 明确分类标准,便于管理和核算 |
购置审批 | 部门申请→财务审核→领导审批 | 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控制成本 |
验收登记 | 到货后由资产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 建立资产卡片,记录详细信息 |
使用管理 | 各部门负责日常使用与保管 | 明确责任人,防止丢失或损坏 |
维护保养 | 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 保持资产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
盘点清查 | 季度盘点、年度全面清查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
调拨转移 | 跨部门调拨需办理手续 | 记录变动情况,避免资产流失 |
报废处置 | 达到使用年限或损坏无法修复 | 按程序报批后进行处置,回收残值 |
三、固定资产流程图(简要说明)
1. 采购申请:使用部门提出需求,填写《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单》
2. 审批流程:经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分管领导逐级审批
3. 采购执行:由采购部门实施采购,签订合同并跟踪进度
4. 验收入库:资产到货后由资产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认无误后入库
5. 登记入账:财务部门根据验收单进行资产登记和账务处理
6. 使用管理:资产交由使用部门保管,定期检查维护
7. 调拨/借用:如需调拨或借用,需填写《资产调拨/借用申请单》
8. 报废处置:资产报废需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经审批后处理
四、管理责任分工
- 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登记、调配、盘点、报废等管理工作
- 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核算、折旧、账务处理等财务相关工作
- 使用部门:负责资产的日常使用、维护、保管及报告异常情况
- 审计监察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抽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五、制度执行与监督
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纳入内部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资产管理意识。同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问责,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通过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企业能够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