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原文加注释】《活板》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一项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详细描述,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文献之一。本文将对《活板》原文进行整理,并结合注释进行简要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历史价值。
一、原文节选
> 活板者,板印书籍,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则以一木板压之,令字平。火候既熟,即以一平板按其面,使字平,然后以火熏之,令其坚。如此,可再用。
二、
《活板》主要介绍了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该技术采用单个字模进行排版,使用后可拆卸、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文中详细描述了活字印刷的操作流程,包括制字、排版、印刷和再利用等步骤,体现了古人对材料选择和工艺技术的精细掌握。
三、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梦溪笔谈》 |
作者 | 沈括(北宋) |
主题 | 活字印刷术 |
发明人 | 毕昇(据传) |
印刷方式 | 活字印刷,字为一印 |
材料 | 松脂、蜡、纸灰、铁板、铁范 |
工艺步骤 | 制字 → 排版 → 烘干 → 压平 → 印刷 → 再用 |
技术特点 | 可拆卸、可重复使用、提高效率 |
历史意义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推动文化传播 |
四、总结
《活板》不仅是一篇记录古代科技发展的文章,更是对活字印刷术的系统性描述。它展示了古人智慧与创新精神,也为后世印刷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原文与注释的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伟大发明的历史背景与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