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的意思】“道貌岸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表面上看起来正经、有道德,实际上却行为不端、虚伪狡诈的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用来批评那些“装模作样”、“表里不一”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道貌岸然 |
拼音 | dào mào àn rán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道貌岸然,而心如蛇蝎。” |
含义 | 表面正经严肃,内心却阴险狡诈;形容人虚伪做作,外强中干。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些人言行不一、伪装正直的行为。 |
近义词 | 虚伪做作、假仁假义、道学先生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真诚坦率、光明磊落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环境:某同事平时表现得非常敬业、正直,但私下却搞小动作、排挤他人,这种人常被说成“道貌岸然”。
2. 社会现象:一些官员表面上高喊廉洁自律,实则贪污腐败,这就是典型的“道貌岸然”。
3.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影视剧中,反派角色常常以“道貌岸然”的形象出现,增加戏剧冲突。
三、注意事项
- “道貌岸然”是一个带有强烈批评意味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 不建议在正式场合或对他人直接使用该词,以免引发矛盾。
- 在写作中使用此成语时,应结合具体情境,确保表达准确、恰当。
四、总结
“道貌岸然”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表面正派、实则虚伪的人。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内在修养,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要谨慎使用此类带有贬义的词语,保持沟通的尊重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