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什么意思】“蠢蠢欲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实际上内心却有强烈的行动欲望,准备采取某种行动。这个成语多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不怀好意、暗中策划或准备做坏事的人或行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蠢蠢欲动 |
拼音 | chǔn chǔn yù dòng |
出处 | 《左传·昭公十五年》:“虽有良知,不能以自卫,而况于蠢蠢欲动者乎?” |
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安静,但内心有强烈的行动欲望,准备有所作为。多含贬义。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或群体在暗中谋划、准备行动的状态。 |
近义词 | 伺机而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小偷准备作案 | 那个小偷一直在门口徘徊,看起来蠢蠢欲动。 |
描述公司内部有人搞小动作 | 公司里有几个员工蠢蠢欲动,想抢功劳。 |
描述市场变化前的躁动 | 市场形势不明朗,投资者蠢蠢欲动,纷纷观望。 |
三、注意事项
1. 语气色彩: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含义,使用时要注意语境。
2. 适用对象: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或局势。
3. 搭配建议:常用“蠢蠢欲动的人”、“蠢蠢欲动的势力”等结构。
四、总结
“蠢蠢欲动”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表面平静、内在躁动的状态。它不仅可用于描述人的心理活动,也可用于描绘社会、市场等宏观环境中的潜在变化。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情感色彩和适用范围,避免误用或滥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可参考“伺机而动”、“跃跃欲试”等表达相近含义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