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悬牛头卖马脯的意思】“悬牛头卖马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行为。字面意思是:在门上挂着牛头,却售卖马肉。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合理,但实际上却违背了诚信原则,带有欺骗的意味。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后被广泛用于讽刺那些口头上讲的是正理,实际上却做着与之相反的事情的人。它强调的是行为与言辞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典型的虚伪表现。
一、词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悬牛头卖马脯 | xuán niú tóu mài mǎ fǔ | 表面上挂的是牛头,实际卖的是马肉。比喻言行不一、虚伪欺诈的行为。 |
二、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原文 | “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脯于市。” |
背景 | 古代市场上有人用牛头装饰店铺,但实际售卖的是马肉,以此来误导顾客。 |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宾语 | 他总是悬牛头卖马脯,让人难以信任。 |
作定语 | 这种悬牛头卖马脯的做法,令人反感。 |
作状语 | 他表面上支持改革,实则悬牛头卖马脯,暗中阻挠。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
反义词 |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 |
五、总结
“悬牛头卖马脯”这一成语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中一些人言行不一、虚伪欺诈的现象。它提醒人们要言行一致,保持真诚,避免因表面功夫而失去他人的信任。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以诚为本,杜绝“悬牛头卖马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