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原文及翻译】《口技》是清代文学家林嗣环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位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展现了古代民间艺术的魅力。文章语言生动、情节紧凑,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一、
《口技》讲述了一位口技艺人,在一次表演中,通过模仿各种声音(如狗吠、婴儿啼哭、火场喧闹等),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情景。文章不仅展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作者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赞美。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正逢有宾客大宴,就在厅堂的东北角设置了一道八尺长的屏风,口技人坐在屏风里,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拍板罢了。 |
众宾团坐。 | 所有的宾客都围坐在一起。 |
少顷,但闻屏障中寂,无敢哗者。 |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安静无声,没有人敢大声喧哗。 |
夫叱大儿声,妇柔声哄儿,又夹百千齐作,众妙毕备。 | 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妻子轻声哄着孩子,再加上成百上千种声音同时响起,各种奇妙的声音都齐全了。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所有在座的宾客没有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这是极其奇妙的表演。 |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而渐止。 | 不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妻子拍着孩子渐渐停止了。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 稍微听到有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盆子倒了,女人在梦中咳嗽了一下。 |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地坐直了身子。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 忽然有一个人大喊:“着火了!”丈夫也起来大喊,妻子也跟着大喊。 |
两儿齐哭。 | 两个孩子一齐哭起来。 |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 不久,几百个人大喊,几百个孩子哭,几百条狗叫。 |
音中如远近,如大小,如悲如怒,如失如得,如疑如信。 | 声音中有的远,有的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悲伤,有的愤怒;有的失落,有的获得;有的疑惑,有的相信。 |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客人们没有不吓得脸色发白,离开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双腿发抖,几乎想要提前逃跑。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忽然拍下拍板,所有声音都消失了。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于是宾客们脸色大变,离开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双腿发抖,几乎要提前逃走。 |
曰:“虽一毫而莫测,然心知其妙。” | 说:“虽然无法预测他的技巧,但心里知道这是非常奇妙的。” |
三、总结
《口技》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场口技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仿佛亲临现场。文章不仅表现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声音艺术的欣赏与热爱。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