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散发的释义】“披头散发”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状态或情绪表现。它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常常带有情感色彩,用来表达一种凌乱、慌乱或情绪激动的状态。
一、
“披头散发”原意是指头发散乱地披在头上,没有梳理,形象上显得不整洁。后来引申为形容人在情绪激动、慌乱、痛苦或极度疲惫时的状态,往往带有夸张或文学化的色彩。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描述人物情绪或场景时,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释义表格
中文词语 | 披头散发 |
拼音 | pī tóu sǎn fà |
字面意思 | 头发散乱地披在头上,未加整理 |
引申含义 | 形容人情绪激动、慌乱、痛苦或疲惫的状态 |
使用场合 | 文学描写、口语表达、影视作品等 |
常见搭配 | 披头散发地跑出来、披头散发地哭、披头散发地喊 |
情感色彩 | 带有情绪化、戏剧性,有时略带贬义 |
同义词 | 鬓乱钗斜、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
反义词 | 整齐利落、衣冠楚楚、精神焕发 |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描写:
她从火场中跑出来,披头散发,满脸是灰,眼里却闪着坚定的光。
2. 日常对话:
“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路上出了点事,我披头散发地赶回来的。”
3. 影视作品:
在电影中,女主角在得知噩耗后,披头散发地冲出家门,表现出极度的悲痛。
四、注意事项
虽然“披头散发”可以生动地描绘人物状态,但在正式书面语中使用需谨慎,以免显得不够庄重。此外,在不同语境下,它的感情色彩也会有所变化,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披头散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貌描写,更是一种情绪和状态的象征,合理运用可以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