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简介】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人民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与普及,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后,他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等多所教育机构,提倡平民教育,推动乡村教育运动,为中国基层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不仅是一位教育实践者,也是一位理论探索者,撰写了大量关于教育的著作,如《中国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等,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观点。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陶行知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陶行知 |
出生日期 | 1891年10月18日 |
逝世日期 | 1946年7月25日 |
籍贯 | 安徽歙县 |
学历 | 南京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毕业;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主要思想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教育理念 | 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 |
著作 | 《中国教育改造》《生活教育》《行知书信集》等 |
教育实践 | 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 |
社会贡献 | 推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倡导全民教育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 |
陶行知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中国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