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所望于群公的原文及翻译】一、
“是所望于群公”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是一句具有历史背景和深刻含义的古文。这句话表达了对当时有识之士或贤能之人的期望与寄托,体现了古代政治文化中对人才重视的思想。
本文将提供该句的原文、准确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背景。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中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是所望于群公 | 这是我对诸位贤人的期望 |
三、背景说明
“是所望于群公”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记载,原句为:“吾不复见此矣,是所望于群公。”意思是:“我再也不能见到你们了,这是我对诸位贤人的期望。”
这句话出现在晋献公时期,晋国大夫荀息在临终前对群臣发出的感慨。他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贤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治国的责任。
四、语义分析
- “是”:指代前面提到的内容,即“我不能再见到你们了”。
- “所望”:所期望的,表示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寄托。
- “于”:介词,“向”的意思。
- “群公”:泛指众位贤人、官员或有德之人。
整句话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嘱托与责任感,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五、结语
“是所望于群公”虽简短,却蕴含深厚的历史与人文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体的寄语,更是对整个时代精神的体现。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原文与翻译,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政治文化中对人才的尊重与期望。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历史背景或引申意义,可继续查阅《左传》原文及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