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黔驴技穷出自哪里】“黔驴技穷”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没有能力或办法时,只能做出最后的挣扎。这个成语虽然广为人知,但许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出处。本文将从来源、含义和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来源
“黔驴技穷”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故事《三戒》中的《黔之驴》。这篇寓言通过一个驴子在贵州(古称“黔”)被老虎识破本领后最终被吃掉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人。
二、成语含义
- 字面意思:黔地的驴只有一点本事,一旦被看穿,就无计可施。
- 引申意义:比喻人或事物在显露全部本领后,再无办法应对,只能束手待毙。
三、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某人能力不足却强行逞能。
- 描述一种无奈、绝望的状态。
- 常见于文学、演讲、日常交流中。
四、相关知识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黔驴技穷 |
出处 |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
作者 |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
含义 | 比喻人或事物在显露全部本领后无计可施 |
引申义 | 虚张声势、外强中干、无力回天 |
使用场景 | 批评、讽刺、描述困境 |
相关成语 | 外强中干、江郎才尽、黔驴之技 |
五、结语
“黔驴技穷”作为一则寓意深刻的成语,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了解其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它,避免误解和误用。通过这篇文章的总结,希望读者对这一成语有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