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问答 >

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流程(新生儿听力筛查)

2022-09-28 17:50:2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linda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新生儿听力筛查操作流程,新生儿听力筛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新生儿会有听力障碍?

引起新生儿听力下降的因素很多,如:宫内感染史: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梅毒;孕期弓形虫和其他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致畸药物,如沙利度胺,或辐射引起的早产儿。怀孕32周时出生体重1500克。新生儿病史:核黄素(高胆红素血症);

缺氧性脑病、具有包括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耳聋在内的症状的脑瘫(如出生时有颅面畸形的头部外伤史)以及出生后因产钳损伤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脑膜炎家族中的永久性耳聋)都是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高风险因素。如果新生儿有上述情况,家属要引起重视。

为什么新生儿听力筛查?

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在此期间,耳聋,甚至轻度听力损失,也会导致儿童语言障碍,甚至智力低下,造成其心理和行为交流缺陷。对于听力障碍的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干预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只有在早期确定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才能给予相应的早期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听力障碍带来的不良后果,改变聋儿的一生。

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包括主观听力测试和客观听力测试。

1.主观听力测试:儿童行为测听。

2.客观听力测试: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相关电位、声阻抗测试、多频稳态(ASSR)。

如何进行听力筛查?

1.第一阶段:听力筛选阶段。

初筛:住院期间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技术:OAE。

复筛:住院期间初筛失败的新生儿在出生后42天进行第二次筛查,检测技术为OAE。

2.第二阶段:听力障碍诊断阶段。

未通过初筛和复筛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3~6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检查,包括声导抗、OAE、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行为测听等相关检查。

3.第三阶段:随访和干预。

被诊断为听力损失的儿童应根据进一步的检查进行治疗和处理。对于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三年内仍应至少每半年随访一次。

总而言之,新生儿如果检测不合格,会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复查。如果还是不行,需要诊断听力下降,进行医学评估。如果怀疑有听力损失,一般应在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确诊,以便接受早期医疗干预。

是否意味着初筛失败就一定有听力损失?

虽然现在的听力检测手段比较先进,但是由于一些影响因素,还是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一般有:儿童外耳和中耳分泌物的影响、环境噪音的干扰、儿童哭闹、仪器故障或使用不当等。

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1.筛查前用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

2.尽量让孩子睡着或保持安静。

3.筛查前检查仪器使用状态是否正常,选择大小合适的耳塞。

第一次筛选是不是说明你听力很好?

由于OAE筛查主要检测内耳外毛细胞的功能,不能全面反映耳蜗和耳蜗后听神经通路的功能,因此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OAE筛查通过,也需要警惕耳蜗后聋。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要注意加强对孩子日常言语功能发展的观察。如果发现或怀疑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去医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