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法律法规试题(2017年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常见问题)
大家好,霖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法律法规试题,2017年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常见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什么是统计法律责任?统计法律责任有哪几种形式?
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由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统计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
二. 什么是统计行政处罚?
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它是统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统计行政机关;
2.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3.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不同于民事处罚和刑事处罚;
4.被处罚对象是实施统计违法行为的行为人。
三. 统计行政处罚的原则是什么
1.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指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
2.公正、公开的原则。
3.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四. 统计违法行为有哪几类?
根据行为主体不同,统计违法有以下三大类:
1.统计调查对象的违法行为,包括虚报、瞞报、伪造、篡改、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以及拒不接受统计调查的行为;
2.地方、部门、单位领导人的违法行为,包括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以及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
3.统计调查者的违法行为,包括违反统计法有关保密规定的行为,国家机关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行为,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不依法使用国家统计调查证的行为以及违法进行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的'行为。
五. 什么是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虚报行为的三个特点:其一,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其二,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其三,行为人在客观上具有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虚报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少报多”。
六. 什么是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统计违法行为也同样具有三个特点:其一,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其二,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其三,行为人在客观上具有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瞒报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多报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