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上写的是什么】在中国古代,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被视为国家正统的象征。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雕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的玉玺,从此成为历代皇帝继承皇位时的重要信物。那么,传国玉玺上到底写了什么?它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一、传国玉玺的起源与内容
根据《史记》等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人将和氏璧制成玉玺,并在上面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书字。这八个字表达了秦始皇作为天命所归的帝王,其统治应长久不衰的意愿。
此后,传国玉玺成为历代皇帝争夺的象征,代表着皇权的合法性。虽然在历史长河中,玉玺几经流转、遗失或被毁,但它的文字内容一直被传承下来。
二、传国玉玺的文字
| 项目 | 内容 |
| 玉玺名称 | 传国玉玺 |
| 制作时间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 |
| 制作者 | 丞相李斯 |
| 雕刻文字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 文字字体 | 篆书 |
| 含义 | 表示皇权受天命,国运长久 |
| 历史意义 | 皇权合法性的象征,历代皇帝争夺之物 |
三、传国玉玺的历史变迁
- 秦朝:秦始皇使用并确立其为传国玉玺。
- 汉朝:刘邦建立汉朝后,从秦朝获得玉玺,继续使用。
- 三国至南北朝:玉玺多次易主,战乱中屡次遗失或被篡夺。
- 隋唐:李渊建立唐朝后,重新获得玉玺。
- 宋元明清:玉玺在各朝代中不断流转,最终在明朝末年失传。
四、结语
传国玉玺上的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不仅是一句简单的铭文,更是中国古代皇权思想的体现。它象征着天命、正统与国家的延续。尽管传国玉玺在历史上多次遗失,但它的存在与文字内容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传国玉玺的历史演变或相关文物信息,可参考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