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意思】“触目惊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或令人震惊的场面时,让人感到非常惊讶、不安甚至恐惧。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负面事件,如事故、灾难、犯罪等,强调其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撼。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触目惊心 | 
| 拼音 | chù mù jīng xīn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今君若不以礼训导之,而使民触目惊心。” | 
| 含义 | 看到某种严重或令人震惊的情景,内心受到极大震动。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新闻报道、评论、文学作品中。 | 
| 情感色彩 | 负面,带有强烈的情绪冲击 | 
| 近义词 | 触目伤怀、令人心惊、惨不忍睹 |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泰然自若、视而不见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新闻报道 | 这起交通事故现场触目惊心,令人揪心。 | 
| 文学作品 | 他站在废墟前,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 | 
| 社会评论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触目惊心的数据让人担忧。 | 
| 日常交流 | 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真是触目惊心。 | 
三、注意事项
1. 适用范围:该成语适用于描述较为严重的负面现象,不适合用于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吓人”场景。
2. 语气强度: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过度夸张,否则可能失去其原有的严肃性。
3. 搭配词语:常与“场面”、“情景”、“数据”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触目惊心”是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和情感冲击力的成语,常用来描述令人震惊、不安的场面。在写作和表达中,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滥用或误用。
通过表格形式的整理,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常见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