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犹如此什么意思】“树犹如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典故。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东晋名将桓温在北伐途中,看到自己年轻时亲手栽种的柳树已经高大茂盛,感慨时光飞逝、人生无常。于是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
这句成语常用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也用于抒发对人生短暂、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一、
“树犹如此”出自《世说新语》,原意是“树都已经长这么大了,人又怎能承受这样的变化”。后来引申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常用于文学或日常表达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该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不仅仅是对一棵树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历程的一种隐喻和反思。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树犹如此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原文出处 |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
含义 | 感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物是人非 |
引申意义 | 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诗词、日常感慨中使用 |
情感色彩 | 悲凉、感伤、怀旧 |
文化背景 | 体现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具有哲学意味 |
三、结语
“树犹如此”不仅是对一棵树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哲理的表达。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也让我们在面对岁月流逝时多一份理解和从容。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生活感悟,这一成语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