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什么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一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字面意思是:蚂蚁(蚍蜉)想要摇动大树,显得非常可笑,因为力量悬殊,根本不可能成功。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挑战强大的对手或难以实现的目标。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蚍蜉撼树 |
出处 | 唐·韩愈《调张籍》 |
字面意思 | 蚂蚁摇动大树,形容不自量力 |
引申含义 | 不自量力,妄图以小搏大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不切实际的行为或想法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
反义词 | 力所能及、量力而行 |
二、详细解析
“蚍蜉”是古代对一种小蚂蚁的称呼,体型微小;“撼树”则是指摇动大树。从字面上看,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韩愈在诗中用这个比喻来讽刺那些自以为能与大人物抗衡的人,认为他们不过是“蚍蜉”,而对方则是“大树”,两者力量对比悬殊,注定失败。
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文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劝诫人们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挑战超出自身实力的事情。比如,有人试图用个人的力量改变整个社会制度,或者一个公司试图与行业巨头竞争,这些都可以用“蚍蜉撼树”来形容。
三、使用示例
1. 他想一个人对抗整个公司,简直是蚍蜉撼树,毫无胜算。
2. 别以为你几句话就能改变老板的决定,这是蚍蜉撼树,徒劳无功。
四、结语
“蚍蜉撼树”虽然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认清现实、量力而行,才是智慧的表现。在面对强大对手时,与其盲目硬碰,不如寻找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