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联是什么】“颔联”是古诗中的一种对仗结构,常见于律诗和绝句中。它通常指的是诗中第二联(即第二、三句),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中,颔联要求对仗工整,内容相辅相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古典诗歌中,“颔联”是诗中对仗最严谨的一联,位于诗的中间部分,常用于表达情感或深化主题。它是律诗中的核心部分之一,讲究词性相对、平仄协调、意义呼应。掌握颔联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结构与艺术表现。
颔联特点总结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颔联是律诗中的第二联,通常为第二、三句,也称“中二联”。 |
对仗要求 | 要求严格对仗,词性相对,结构对称,内容相关。 |
平仄规范 | 平仄要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避免失对或失粘。 |
功能作用 | 承上启下,承接首联内容,引出尾联的总结或升华。 |
常见形式 | 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最为常见,绝句中有时也会出现。 |
示例举例 | 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为颔联,对仗工整,情感深沉。 |
通过了解“颔联”的定义与特点,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结构之美与语言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