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原子弹爆炸是哪一年】1945年8月6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日本广岛市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二战的走向,也对全球政治、军事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相关信息,以下是对“广岛原子弹爆炸是哪一年”的总结与数据整理:
1945年8月6日,美国空军B-29轰炸机“伊诺拉·盖伊”号从天宁岛起飞,向日本广岛市投下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这颗铀弹在距离地面约600米处引爆,造成约7万人当场死亡,数万人因辐射病和其他伤害在随后几个月内相继去世。广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城市,此次事件标志着核时代的开始。
这次轰炸加速了日本在二战中的投降,也为后来的冷战格局和核威慑理论奠定了基础。如今,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和原爆圆顶馆作为历史见证,提醒世人珍惜和平,避免战争。
表格:广岛原子弹爆炸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 |
事件名称 | 广岛原子弹爆炸 |
发生时间 | 1945年8月6日 |
发生地点 | 日本广岛市 |
投掷者 | 美国陆军航空队(B-29轰炸机) |
原子弹名称 | “小男孩”(Little Boy) |
核材料 | 铀-235 |
爆炸高度 | 约600米 |
死亡人数(当场) | 约7万人 |
后续死亡人数 | 数万人(因辐射病等) |
历史意义 | 人类首次使用核武器,加速二战结束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明确回答“广岛原子弹爆炸是哪一年”这一问题,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