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童孙未解供耕织

2025-09-27 20:40:12

问题描述:

童孙未解供耕织,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20:40:12

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未解供耕织”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原句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描绘了农村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在学习农事劳动的场景,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勤劳。

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中大人和孩子各自忙碌的景象,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与劳动精神。其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一句,表达了儿童虽尚未完全掌握农事技能,但仍积极参与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家庭分工与代际传承。

诗中不仅有对农事劳作的描写,还透露出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无论年龄大小,都在为家庭贡献力量。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二、核心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出处 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原文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含义 儿童虽年幼,但也在学习农事劳动,体现家庭分工与代际传承
主题 农村生活、劳动精神、家庭责任
情感基调 朴实、温馨、勤劳
现代意义 强调从小培养劳动意识,尊重传统生活方式

三、延伸思考

“童孙未解供耕织”不仅是对农村生活的写实,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在古代,孩子们从小接触劳动,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的不易,培养责任感和动手能力。而在今天,随着科技发展和城市化加快,许多孩子远离农田,缺乏对劳动的直接体验。

因此,这句诗提醒我们,劳动教育不应被忽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活、珍惜成果。

四、结语

“童孙未解供耕织”虽是一句简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农村的日常生活,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关于劳动、成长与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