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文及翻译】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表达对财富与地位的道德态度的重要语句。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对“义”的重视,认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他而言如同飘浮的云一样毫无价值。这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义轻利”的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精神高尚、人格尊严的理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景,本文将从原文、翻译、出处、作者及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项目 | 内容 |
原文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出处 | 《论语·述而》 |
作者 | 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
翻译 | 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毫无意义。 |
字面解释 | “不义”指不正当、违背道义;“富且贵”指财富与地位;“如浮云”比喻虚无缥缈、无足轻重。 |
思想内涵 | 强调“义”高于“利”,主张君子应追求道德修养,而非贪图物质利益。 |
三、思想背景与意义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礼崩乐坏,许多人为追求权力和财富而不择手段。孔子则倡导“仁义礼智信”,认为真正的君子应以德行为本,而不是追逐名利。他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是对这种功利主义风气的批判。
这句话不仅是孔子个人的价值观体现,也成为后世儒家学者修身立德的重要指导原则。它提醒人们,在面对财富与地位时,应坚守道德底线,保持内心的清白与高洁。
四、结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虽短短八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操守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一种警醒。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