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宋濂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宋濂传》是《明史》中记载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宋濂生平事迹的一篇传记。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曾参与编修《元史》,并担任太子的老师,深受朱元璋器重。
一、
宋濂出身贫寒,自幼聪慧好学,后因才华出众被朱元璋召入朝中,成为朝廷的重要文臣。他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虽受皇帝赏识,但始终坚守原则。晚年因牵涉胡惟庸案,被贬至四川,最终病逝于途中。他的文章以典雅、严谨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宋濂,字景濂,幼聪颖,早孤,母郑氏教之。 | 宋濂,字景濂,小时候聪明伶俐,早年丧父,由母亲郑氏教导。 |
尝从乡先生学,通经术,善属文。 | 曾经跟随乡里的先生学习,精通经书和术数,擅长写文章。 |
元末兵乱,避地金华,隐居山中。 | 元末战乱时,他避居金华,隐居山中。 |
太祖起兵,闻其名,遣使征之。 | 朱元璋起兵后,听说了他的名声,派使者征召他。 |
濂辞曰:“臣老矣,不能为陛下用。” | 宋濂推辞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再为陛下效力。” |
太祖怒,命吏部尚书王祎往谕之。 | 朱元璋生气,命令吏部尚书王祎前去劝说他。 |
濂乃出,拜翰林学士。 | 宋濂于是出来,被任命为翰林学士。 |
每侍上论古今,言无不尽。 | 他常常陪伴皇帝谈论古今之事,言无不尽。 |
时太祖方锐意兴礼乐,诏濂等纂《元史》。 | 当时朱元璋正致力于恢复礼乐制度,下诏让宋濂等人编纂《元史》。 |
濂以疾辞,不许。 | 宋濂因病推辞,但未被允许。 |
既成,赐金币,迁侍讲学士。 | 《元史》完成后,赐给他金银财物,升任侍讲学士。 |
太子常问经义,濂为讲解,多所启发。 | 太子经常询问经书的意义,宋濂为其讲解,多有启发。 |
后坐胡惟庸党,谪四川。 | 后来因牵涉胡惟庸党案,被贬到四川。 |
行至夔州,卒。 | 在前往夔州的路上去世。 |
三、结语
《明史·宋濂传》不仅记录了宋濂的生平事迹,也反映了明朝初期的政治环境与文人命运。宋濂作为一代儒学大家,其忠诚、才学与气节,至今仍为后人所敬仰。通过这篇传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知识分子在政治风云中的处境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