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全诗】《白发三千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原题为《秋浦歌》其十五。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郁与豪迈的情感。
一、诗歌原文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二、诗歌
这首诗通过“白发三千丈”这一极具想象力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之深、之重。诗中“缘愁似个长”一句,点明了白发的长度与愁绪的深浅成正比,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表达。“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引人深思,表现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三、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白 |
朝代 | 唐代 |
诗题 | 《秋浦歌》其十五(原题)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 |
艺术手法 | 夸张、比喻、反问 |
情感基调 | 忧郁、深沉、豪放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想象力 |
诗中意象 | 白发、明镜、秋霜 |
四、创作背景简述
此诗写于李白晚年,当时他已远离朝廷,漂泊江湖,生活困顿。面对人生的无常与自身的衰老,他借“白发”这一意象,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与愤懑。诗中虽有哀愁,但依然不失李白一贯的豪放气概。
五、结语
《白发三千丈》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它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作为一首经典之作,它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