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克俭成语的意思】“克勤克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能够勤劳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地治理家庭。后来,“克勤克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既勤奋努力,又生活简朴、节约不浪费。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事业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勤俭持家的人。它强调的是“勤”与“俭”的结合,是个人品德与社会价值的体现。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克勤克俭 |
出处 | 《尚书·大禹谟》 |
原意 | 能够勤劳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地治理家庭 |
现代意义 | 形容人勤劳节俭、工作认真、生活简朴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褒扬他人或自我激励,常见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 |
同义词 | 勤俭持家、艰苦奋斗 |
反义词 | 挥霍无度、懒惰奢侈 |
适用对象 | 适用于个人、家庭、企业或组织等 |
文化内涵 | 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
通过“克勤克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在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但“克勤克俭”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节约资源、珍惜成果,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