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有什么成语】“折”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弯曲、折断、挫折、损失”等含义。在成语中,“折”字常常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各种意思。下面将对含有“折”字的常见成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常见含有“折”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折戟沉沙 | 指战败或失败 |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折节下士 | 放低身段,礼贤下士 | 《后汉书·王符传》:“折节下士,不耻下问。” |
折冲樽俎 | 在酒席上击败敌人,比喻外交谈判中取胜 | 《战国策·齐策》 |
折腰事权贵 | 弯腰讨好权贵,形容屈辱求荣 | 《晋书·陶渊明传》:“不为五斗米折腰。” |
折损 | 损失、损害 | 如“折损名声”、“折损体力” |
折箭为誓 | 以折断箭为誓,表示坚定的决心 | 多见于古代战争或誓言场景 |
折腾 | 煮沸、折腾、反复折腾 | 如“折腾一天”、“折腾人” |
折桂 | 比喻科举及第或取得成功 | 如“金榜题名,折桂归来” |
折旧 | 经济术语,指资产价值随时间减少 | 如“固定资产折旧” |
折腾人 | 形容让人疲惫不堪 | 如“别再折腾人了” |
二、总结
“折”字在成语中用途广泛,既可以表示物理上的“折断”,也可以引申为“挫折、损失、屈服”等抽象意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折”的深刻理解。无论是历史典故还是日常用语,“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含有“折”字的成语多与人生、事业、情感相关,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