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江潮与海水原文及赏析】《借问江潮与海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虽非其最著名的作品,但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一、原文
> 借问江潮与海水,
> 何日向西流?
> 自古以来人共见,
> 惟有青山不改头。
二、
这首诗以江潮与海水为意象,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人借江潮东流、海水西去的现象,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无奈与感叹。后两句则进一步点明,虽然世间万物不断变化,但唯有青山依旧,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力量。
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淡而有味”的风格。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借问江潮与海水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内容概要 | 通过江潮与海水的自然现象,表达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
主题思想 | 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悟,以及对自然永恒的赞美 |
艺术特色 | 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设问手法增强诗意 |
情感表达 | 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
后世评价 | 虽非白居易代表作,但因其哲理性与抒情性,仍被后人所推崇 |
四、赏析要点
- 自然意象的运用:江潮、海水、青山等自然元素,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画面,也承载了深层的象征意义。
- 设问手法:开篇“借问江潮与海水”以疑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歌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 对比手法:将“江潮与海水”的流动与“青山”的静止形成对比,突出自然界的恒久与人生的短暂。
五、结语
《借问江潮与海水》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这首诗依然能引发人们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